近年来,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洗牌。翻开上市企业的年报,罕见地出现了产业链全线亏损的现象,停工、裁员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。甚至有光伏从业者调侃“上班不如捡垃圾”,行业困境可见一斑。
然而,组件价格的持续下降也推动了下游装机的快速增长。2024年11月,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5GW,1-11月累计新增装机容量高达206.3GW。截至11月底,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.2亿千瓦,同比增长46.7%。预计到2024年底,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60GW,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8.7亿千瓦。
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,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——光伏组件的“退役潮”。作为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,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-25年。随着我国早期建设的光伏电站逐渐接近或达到寿命年限,光伏组件的报废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据行业测算,到2030年,光伏设备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50万—200万吨;到2040年,这一数字将接近700万吨;到2050年,报废量将突破2000万吨。这意味着,未来几年,我国将迎来光伏组件退役的高峰期,大量废旧组件亟待处理。
如果这些退役组件得不到妥善处置,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,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。光伏组件废弃物中既含有硅、银、铜等有价值的资源,也包含铅、锑、镉、氟等有害物质。粗放式的焚烧或堆砌处理,不仅无法回收有价值的资源,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因此,光伏废旧组件回收已成为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议题,其紧迫性不言而喻。近年来,国家频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组件回收,仅2024年就有12条相关政策发布。
更重要的是,废旧组件回收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!
以单吨组件回收为例,成本约为4122.5元。晶硅光伏组件中的硅、铝、铜、银、玻璃、背板等材料回收后,毛利可达7784.59元。综合计算,单吨组件回收的收益率高达88%!
目前,多家光伏企业已开始布局组件回收业务,回收技术也在逐渐完善,国内首条基于物理法的光伏组件回收示范线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该技术路线可实现玻璃、铝、硅、银、铜等材料的高比例回收,总质量回收率高达96%,其中硅、银、铜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6%、93%和97%,玻璃和铝材的回收率更是达到100%。
光伏组件回收不仅是一项环保事业,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,光伏回收行业有望成为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。